
經濟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指出,造成矽谷銀行破產的根本邏輯在於:在市場利率上升的環境中,銀行持有的固定收益資產貶值,導致擔憂過度的客戶蜂擁提取其未受擔保的存款,從而引發自我強化的惡性循環。而研究發現,有多達186家銀行都面臨與矽谷銀行類似的風險。
這些銀行面臨著與導致矽谷銀行倒閉的問題類似的問題。在美聯儲迅速加息的過程中,經濟學家們對美國的個別銀行進行了評估。他們評估了資產賬簿和市場價值的損失。國庫券和抵押貸款等資產的價值可能會下降。當新債券提供更高的利率時,就會發生這種情況。
他們的發現表明存在潛在問題。如果這些未投保的儲戶中有一半要從這 186 家美國銀行中的任何一家迅速提取資金,即使是投保的儲戶也可能面臨損失。這是由於所有存款人可用的資產不足。經濟學家在他們的論文中表示,我們的計算表明,如果沒有政府干預或資本重組,這些銀行肯定面臨擠兌的潛在風險。